“第一茶壶”的幸福农民|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④·湄潭篇

  新闻资讯     |      2024-08-08 19:42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良的生态条件,是全国唯一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

  贵州种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同时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不断收获茶产业“接二连三”的可喜成果,而且“产业兴”带来了“百姓富、生态美”,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有力地打牢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

  “长得矮矮丫,开的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正值东风绣绿、春茶飘香时节,让我们走进贵山“观茶”,追寻兴茶富民的产业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的欢笑声。

  这是有“天下第一茶壶”之称的地标性建筑,壶高73.8米,面积5000余平方米,2006年5月建成后进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现今用作茶文化陈列馆。

  “湄江绕湄城,藏有聚宝盆,谁人识得破?骆马驼金银。”很多年前,湄潭县就流传这个谜语。“天下第一茶壶”出现,揭开了谜底。

  地处北纬27度的遵义市湄潭县,与印度大吉岭、福建武夷山同处世界三大黄金产茶带。2023年,湄潭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值75.03亿元,综合收入180.12亿元,30万余茶农人均增收1.3万元,连续四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孕育出“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两大佳茗。

  一个典型的西部农业县成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其发展秘诀是用好历史赐予的茶文化、茶科技,在茶产业做大做强之路上久久为功,用一片“金叶子”谱写出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协奏曲。

  “到湄潭当一个幸福农民!”近些年,不少到过湄潭乡村的外地人,被当地产兴业旺、环境优美的田园诗情迷住,由衷艳羡湄潭农村的“绿富美”。

  4月中旬的湄潭县,正值春茶采收季,从一座座山头绵延到一个个村庄的茶海中,采茶工忙碌的身影、茶青市场热闹的交易、茶叶加工厂里转动的机器,链接成茶产业生产端的生动风景。

  产业兴带来日子美。记者深入农家探访,QY千亿球友会app交通四通八达,孩子进城读书,农人城乡“两栖”,种茶育人兼顾的“富春山居图”,成为“幸福农民”的生动注脚。

  “春茶开始采摘以后,周一到周五都这样,早上送完孙子进学校就赶车回去,50分钟左右到家,帮着家里的老伴一起管理茶园采摘茶青。”4月16日一大早,栖居湄潭县城的范朝江把孙子送到幼儿园后,便搭上开往老家复兴镇随阳山村的公交车。

  作为湄潭茶叶核心产区的一名茶农,范朝江家中种植了10余亩茶叶,老两口每年能从茶业“绿色银行”得到8万元左右的收入。

  一年前孙子到了上学年龄,为了让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在外省打工的儿子便在县城买了房供孩子上学。自此,范朝江过上了“两栖”生活,一大早送完孙子便回老家采茶,每天傍晚卖完茶青赶回县城接孙子。

  “让孙子在县城上学肯定要好点,回老家采茶收入比在县城上班强。”范朝江向记者坦言每天来回跑路的动因。

  据随阳山村党支部书记万永梅估算,随阳山全村像范朝江这样为了娃娃读书,两头跑的差不多有300余人,“我们全村有1.4万亩生态茶园,户均茶园在10亩以上,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2万元以上。”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湄潭,农村交通的畅达和茶产业的兴旺打破了城乡界限,众多茶农一边享受着县城丰富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一边守好茶叶这棵“摇钱树”增收致富,“两栖”农民成为城乡融合新景象。

  湄潭县复兴镇随阳山村茶农采茶,一片“金叶子”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湄潭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来自凤冈县龙泉镇六里村的采茶工蔡兴敏说,每年一到采茶季,她就约上村里的好姐妹一起来采茶,今年51岁的她在随阳山村帮人采茶已经有七、八年的光景。

  “这个活路比外出打工轻松,时间也自由,春茶这段时间一天有近200元的收入,每年勤快点能赚2万多元。”蔡兴敏高兴地说,最关键的是既能挣票子,又能管孙子,“现在每天坐半个小时公交车过来采茶,傍晚回去还可以做晚饭给孙子吃,晚上管好孙子做作业。”

  “全村1万多亩茶园,需要手工采摘的黔湄601品种占了半数,采摘期长达9个月。”万永梅说,家家户户的茶园面积宽,大部分茶农都需要请采茶工。

  “我们村离凤冈县城10公里左右,很多凤冈县的妇女都会到随阳山采茶,今年开通了直达公交车后,来的人更多了,采茶季每天有好几百人到村里采茶,高峰期时甚至上千人。”万永梅估算,随阳山村每年支付给凤冈县采茶工的工资达数千万元。

  湄潭县随着茶产业步入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还涌现了一批转型“二产”和依靠技术挣钱的新型农民。

  湄潭县彬杰茶叶加工厂是随阳山村68家茶叶加工厂之一,加工厂负责人陈正林从1996年开始尝试种茶,近30年从未脱离茶叶,2008年通过学习制茶技术开设了加工厂,经历了从种茶到制茶的蜕变,每年加工炒制茶叶成品达到了5万余斤。如今,陈正林在县城买了一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子,方便两个孩子在县城上学。

  “新茶事”还体现在20多名“机采师”身上。他们自发组建农机服务队,依靠机械采摘和管护茶园的新技能,在县内县外承包茶园收割和管护。随阳山村村民陈国贵前几年曾在外县承包茶园采收,每年能获取10余万元收入。今年,因要在家陪伴孩子学习,他就在家乡承包茶园采收业务。“揽到活干的时候,每天纯收入在800元左右。”陈国贵说。

  从机采茶到手工茶的并举,从新型职业农民和“两栖”家庭的涌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印证了茶产业的富民效应。

  在茶乡湄潭,全县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60万亩,打造集中连片茶叶产业基地6个,培育15亩以上连片茶园基地3600个。一条覆盖育苗、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各个环节,实现“统一施肥、统一修剪、统一防控、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的生态茶园,在不断延链强链补链中释放更多富民效应,就业岗位更多留在了农村,带动30余万茶农共享产业增加值。

  沿着木质步道爬坡上坎,刘庆正“客串”临时女导游,为偶遇的入村游客介绍眼前这片万亩茶园从“放牛山”变“聚宝盆”的前世今生。当了湄江街道核桃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多年,如今,刘庆的业余导游角色成为工作的一项内容。

  一年四季,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茶海景区的核桃坝村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入住当地黔北民居,游览茶海风光,体验在茶山上喝一杯香茗的幸福味道。一个小村庄,曾创下一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的记录,成为贵州茶乡“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的鲜活样板。

  要是没有亲耳听到村里老人们的讲述,很难想象,核桃坝村这个“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昔日曾在“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的辛酸过往中苦熬。

  置身茶园制高点远眺,一垄接一垄延伸向远方的茶园,将核桃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贵林的思绪拉回了激情如火的奔腾年代。那是“老支书”何殿伦着核桃坝人苦战40年种茶的奋斗岁月。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筑坝引水,换来旱涝保收、温饱无忧,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将茶叶这棵“摇钱树”根植核桃坝村,山沟沟里闯出了村民们白天采茶当农民、晚上在家制茶当工人、进城卖茶当商人的“家家农工商”的小康村,敢为人先始终是核桃坝人的特质。

  数十年来,从何殿伦到陈廷明再到罗贵林,几任“支书”一任接着一任干,小茶叶长成大产业,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开办了62家加工作坊,引入了20多家企业,年产名优干茶上百万斤,产值超2亿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2万元以上。

  茶产业是劳动密集产业,在留住核桃坝村本村村民的同时,这些年,核桃坝村探索尝试流转土地经营权,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定居,从事种茶、采茶等。截至目前,全村常住人口1095户4932人,其中,外来人口有236户1325人,让外来户扎根本地住有所居、产业发展种有其地。

  “我们村的茶农,要从开春忙到初冬。”4月18日,核桃坝村生态茶园清风吹拂,茶农杨芬腰挎茶篓站在半人多高的茶树前,双手齐舞动,摘下一片片鲜叶。

  2010年,杨芬一家从沿河自治县中寨镇搬来核桃坝村。之前,在浙江打工的杨芬和丈夫听说在湄潭种茶收入稳定,而且当地党委政府对外地人和当地人一视同仁,有不少周边县份的采茶工就在核桃坝村安家落户。于是,一家人搬来核桃坝村流转土地种茶叶,让孩子就近上学。时间一晃就是10多年,杨芬已变成了种茶能手,4亩左右茶园一年纯收入4万多元,一家人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湄潭人。

  核桃坝村的蝶变,见证了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轨迹。从湄江河畔走向世界的湄潭茶产业,一直扮演着贵州茶产业“先行者”。

  翻阅湄潭县茶史:1939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民国中央实验农场落户湄潭,推开了现代茶工业的大门。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一时间技术精英云集,相继研制红茶品种“湄红”、绿茶品种“湄绿”等。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湄潭设立,一代代茶叶科技工作者一心躬耕贵州茶科技研发事业。1958年前后,“黔红”、“黔绿”两大知名茶叶品牌在湄潭问世,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湄潭茶场是全国8个重要的红茶出口基地之一,“红碎茶”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踏着时代的鼓点,改革开放让湄潭茶产业迎来蝶变。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核桃坝良种场建立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基地,黔湄系列无性良种大量推广。以核桃坝村为起点,湄潭茶叶产业化之路掀开序幕。

  “从上世纪80年代核桃坝村‘老支书’何殿伦带领7个党员带头种茶,到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核桃坝村的变迁见证了湄潭茶叶发展轨迹历经的几个重要阶段。”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湄潭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瞿欣含如数家珍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核桃坝村家家有茶园、户户有技术。2002年前后,湄潭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发展茶叶种植,茶产业从核桃坝村扩散到全县,核桃坝人成为全县人种茶、制茶的师傅。2007年,全省吹响茶产业发展集结号,此时湄潭县茶产业进一步挺进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全县茶叶品种呈现福鼎大白茶和黔湄系列各自占据“半壁江山”的产业格局。依托茶产业“接二连三”有力推进了乡村“富学乐美”,2022年,湄潭县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这些年,来自湄潭县永兴镇马义村的优质茶苗,不仅在湄潭县内茶园扎根,而且还供苗贵州省内不少地方,马义村也成为贵州最大的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品种专家陈正武点赞该村是“贵州茶苗第一村”。

  “合作社年产茶苗上千万株。”站在幼苗密布的育苗基地,湄潭星兴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国洪自豪地说,“不止县内,今年合作社光是毕节市的茶苗订单,金额就超过2000多万元。”

  据管国洪介绍,2008年,在上级支持下,湄潭星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在马义村成立。至今,拥有黔茶系列茶树新品种繁育基地核心区域300亩左右,依托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技术指导,开展茶树留种育苗,与茶叶种植企业、茶园等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畅销省内外。

  茶叶好不好,关键看茶树;茶树好不好,关键看茶苗。“全县种植的黔湄601茶树品种,超过70%的茶苗,都出自我们马义村的茶苗繁育基地。黔湄601可是大家公认的‘摇钱树’,在湄潭本地种植面积最广。”作为育苗和种茶多年的“土专家”,管国洪比较熟悉湄潭县茶叶品种分布情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黔湄601,现在,在湄潭全县60万亩茶园中,黔湄系列为27.03万亩,占44.5%,其中又以黔湄601占据大头,可制成白茶、红茶、黑茶等,是贵州针茶和“遵义红”的原料。

  “黔湄601是靠手工采摘的名优茶原料,能够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因此是全县重点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李燕丽说,黔湄601茶树采摘周期长、茶产量高,可从3月持续采摘到10月,带动群众稳岗就业。

  家住湄江街道求是社区的搬迁群众王明英自从2019年搬迁入住以后,由丈夫外出务工挣钱,自己在家上管老人、下管娃娃之余,每年采茶还赚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靠着这笔钱,不仅补贴家用,她像城里家长一样也给自家孩子报了一个书法兴趣班的课程。

  4月18日中午,记者在求是社区见到了36岁的王明英。“要不是今天去孩子学校参加活动,你们在社区碰不到我的,这个时候我都背着竹篓在茶山,3月到10月都能采茶,赚钱都忙不赢,不会闲在家里。”一见面,王明英笑着说,“一年采茶总收入不低于2万元,足够日常生活开销。”

  今年的采茶季,王明英早上7点准时出门,下午6点返回。去年茶农开车来接大家,今年社区协调免费大巴车统一接送,每天王明英和50多名搬迁群众像城市上班族一样搭乘40分钟的公交车前往湄江街道金花村采茶,工钱当天结清,一天多则200多元,少则100余元。

  地处县城的湄江街道求是社区,是一个易地移民搬迁社区,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让搬迁群众有事做、有钱赚。求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汤胜群说:“今年开始,社区统一组织50多名群众前往金花村采茶。在我们社区,有就业意愿的群众基本都可以投身茶产业获得稳定收入。”临别,汤胜群建议,“绿富美的金花村值得一看。”

  一言勾起好奇心,记者驱车赶往湄江街道金花村。在金花村茶青交易市场,来自核桃坝村的50岁“茶二代”周俊两口子忙着收购茶青,为自家的年产7万斤左右干茶的茶叶加工厂准备充足的“绿色原料”。“你看,这是各村种植最普遍的黔湄601的茶青,茶农一年可以采摘大半年,我们也可以加工大半年。搞了20多年茶叶加工,依我看黔湄601最富民。”周俊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面前的一筐筐茶青。

  漫步金花村的茶海,茶垄如绿色绸缎披挂在丘陵之上。茶山上忙碌的不仅有茶农,还有游览金花村“七彩部落”的游客,举起镜头定格美丽茶园风情和七彩和美乡村。

  当下,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湄潭茶园已然成为城乡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华丽嬗变何止金花村!放眼湄潭,茶文旅、茶康养、茶文创等新兴业态开发正渐入佳境,茶旅融合催生新体验、新玩法,为湄潭茶产业换新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游客访湄潭,开启“茶山打卡、茶博馆览史、茶庄休闲、茶壶润心、茶海赏景、茶园体验、茶区慢游、茶城买茶”的独特体验。

  一片“金叶子”,一条“致富路”。因茶而富,湄潭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产业。行走湄潭大地,坡头上茶中有林、林中有茶,低洼处是稻田和菜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在茶海稻田之中,一派村美民富的祥和景象。

  湄江河畔,绿茶领舞,红绿齐飞。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披绿叠翠、产业基础筋强骨壮的湄潭县以农为本、以茶为重,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新格局轮廓凸现,如今的湄潭乡村,已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城里人休闲观光的美丽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