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组合系列     |      2024-10-05 20:47

  岳阳市地处东洞庭湖畔,湘、资、沅、澧四水汇通于此,俗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称。气候温和是茶叶生产理想之地。我市君山、临湘、平江、岳阳、湘阴等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加工始于春秋战国,主要生产黄、绿、黑茶品系。历代茶叶贡品“君山银针”被誉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邕湖牌“北港毛尖”,唐代斐济《茶述》中被列为十种贡茶,享誉中外。岳阳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因此,在个县(市、区),岳阳就有临湘、平江和湘阴,被农业部列为长江中游名优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

  近几年来,我市茶茶叶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8年,茶叶面积一直保持在20万亩左右,茶叶良种化率达10%,年产茶叶3.5万吨,年销售收入(含工业附税)91200万元,约占我市农业GDP的%,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茶农人均制收入达元,茶叶产业的发展,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全国,与发达产区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岳阳市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够合理;(2)茶树良种,特别是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偏低;(3)茶产品加工设备老化,茶产品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不够;(4)生产、加工工艺落后、产品包装运行机制有待协调;(5)岳阳茶叶品牌优势明显,大品牌整合力度不够,小而杂品牌有待治理;(6)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源整合不够思想;(7)国内、国际市场开拓不够等严重制约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指示精神,本着科学领航,统筹兼顾,优化市场,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提升品牌,做大做强的原则,把茶产业打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统筹兼顾,优化市场,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提升品牌,做大做强,把茶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地方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型产业,再造岳阳市茶叶新辉煌。

  到2015年发展四茶园(含黄、绿、黑、有机茶四大品种),重点扶持10个茶叶强镇,100个专业村,建成君山区至华容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带;岳阳楼区、平江县、岳阳县岳阳银针(绿茶)产业带;临湘市黑茶产业带;湘阴县有机茶产业带。良种茶园达全市茶园总面积的60%,无公害茶园面积达100%,有机茶面积达20%。培育12家茶叶龙头企业,1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生产供销社一体化机制,全市茶叶总面积达32万亩,实现年茶业总值15亿元(平均单产90公斤/亩,均售价55元/公斤),年创外汇500万美元,带动全市30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开展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拓展茶叶产业链,将我市茶叶建设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的新型支柱产业。

  秉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分布实施”的原则制定年度目标,详见下表:

  1-1.重要区域:以平江县、临湘市、湘阴县、君山区、岳阳县、汨罗市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为重要区域,注重发展。把君山区君山岛至华容的胜峰和东山作为君山银针(黄、绿茶)产业带;把岳阳楼区、岳阳县及平江至汨罗作为岳阳银针(绿茶)产业带;临湘、云溪作为黑茶伏砖产业带;把临湘作为有机茶产业带布局。5年内新增面积12万亩,低改茶园面积8万亩,力争2015年产茶3.6万吨,农业产值达15亿元,开展茶叶深加工和茶叶附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业产品增加合计年产值达22亿元,茶叶占全市农业产业GDP的%。

  1-2.辐射区域:辐射六县(市、区)、岳阳楼区、云溪区、屈原行政管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适宜种茶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可种可采茶劳动力,在现在茶坊覆盖范围内,就近解决产品(鲜叶)加工销售问题或新建茶场。

  2-1.建立茶树良种繁育体系,改扩建5个良种区域基地,重点加强君山、平江、临湘、湘阴4个茶改分中心建设,引进以茯苓大白叶、桃源大白叶等优势品种,对现在的茶树大面积进行无性繁殖品改,提高我市茶叶育种水平。同时,注重本地优势品种(如君山银针等)提纯复壮,并实施无性繁殖扩种,至2015年我市无性系列良种化率达60%。

  我市品种布局大致为:“君山银针”黄茶品系(君山至华容)、“黑茶”品系(临湘)、“绿茶”品系(平江至汨罗)、有机茶品系(湘阴)等四大品系,全面实现无害化生产,良种化率达60%。依据品种布局加快发展,以品种为支撑,以产效、优资、绿色为目标的四大特色产业带,从而促进我市特色茶产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③茶多酚、苯氨等保健品分离制备及深加工项目建设;④茶叶产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检测机监督实验室建设。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业产业化办、农委、发改委、供销社、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扶贫办、农经局、国土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科技局等部门参加的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我市茶叶发展部署。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协调组织机构,积极引导产区干群投身茶叶发展,形成科技兴茶合力。

  在市县两级茶叶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下,联合学术界、产业界、管理层依据我市实情,提出科学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部署我市茶叶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我市茶产业。要充分挖掘现在宜茶山地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加强外部资源的引进、整合。实行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避免产业的盲目性,提升我市茶叶发展的科学性。

  为提高我市茶叶科技水平,依据湖南省茶叶科研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创建我市茶叶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从事茶叶优质、高效、安全等关键性技术引进、消化、开发创新,为发展茶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组建个茶叶重点区试基地,主要承担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工作。同时还承担本地优势品种提纯复壮、扩种、试验工作,建立良繁基地500亩,确保良繁种苗木供应。到2015年建成各级科技型企业5家,开展茶叶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我市茶叶综合效益。

  4-1.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加快发展以绿茶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高标准、高产出的绿色茶园亩,实现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60%,基本实现我市茶叶生产品种化。

  4-2.实施低效茶园改造工程。目前我市尚有平均亩产值低于1000元的低效茶园达10万余亩,占全市总面积近%,到2012年全部完成10万亩低效茶园技改任务,改造后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元,实现我市茶叶生产高效化。

  4-3.实施茶叶机械化工程。加快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步伐,加大对先进采摘、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推广,提升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茶叶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对大宗茶叶和名优茶叶机械化采摘关键共性技术与设备,茶园中耕、施肥等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设备,以及茶叶连续化成套设备与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到2012年全市力争大茶机采面积达到70%,2015年全市大面积茶机采推广达100%,名优茶机采面积达50%,茶叶机制率达95%以上,使我市茶叶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4-4.优化初制茶厂改造工程。一要根据产业化发展要求,重新规划茶厂布局;二要抓好3家省级示范茶厂建设,树立改造示范样板;三要制订和完善茶厂建设标准,全面推进茶厂优化改造,提升我市茶叶生产整体水平;四要扎实引导推进加工QS认证和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确保我市茶叶生产全面达到市场准入要求。通过茶厂优化改造,实现全市茶厂生产“质量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的基本目标。

  5、市社品牌战略,提升我市茶叶国内外市场知名度。全面贯彻“提升君山银针,发展岳阳毛尖(绿茶),创新临湘黑茶,拓宽湘阴有机茶”品牌创建战略,开创以龙头企业品牌新路子。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为“君山银针”品牌创建大中型龙头企业;临湘市茶业有限公司和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为“临湘黑茶”品牌创建龙头企业;以岳阳市洞庭山茶业有限公司为“岳阳银针、岳阳毛尖”品牌创建龙头企业;以湘阴县六塘有机茶叶有限公司为“有机绿茶”品牌创建龙头企业。在做前述“四大工程”的同时,强化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和品牌产品必备基础工作。君山银针有限公司在保护全国驰名商标权时,重点还要做好“君山银针”的国际知名品牌工作;岳阳市茶叶协会要加快起草制定岳阳银针生产标准,统一维护品牌技术含量;支持“临湘黑茶”、“岳阳毛尖”、“湘阴有机茶”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与认证工作,率先在全省茶业领域全面推进产品质量制订及QS和ISO等相关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同时,产品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广告、互联网等优势,强化产品包装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将我市打造成“中国名茶之乡”。

  加大茶业龙头企业扶持,是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扶持8家具有较竞争力的外向型茶叶龙头企业,促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倡导龙头企业带品牌战略,有计划发展不同产业带和一批专业村,做到一厂一品、一村一品,每家龙头企业建立或带动生态高效茶叶基地10000亩以上,积极引导优势产区实行大联合,培育大优势,打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场,不断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

  加大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和培育力度,积极稳定引导和发展区域范围内,特别跨地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销联合体50个,每个专业合作社分地域联农户80%以上。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促进形成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农工贸一体经营新机制,促使特色优势茶叶产品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法人农民、集化经济转变,提高我市茶产业整体竞争力。

  8-1.强化专业队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采用请进来,送出去办法,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我市茶业人员素质,增加茶叶加工人才储备。

  8-2.加强基层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生产、加工、销售职工队伍,确保我市科技员茶叶战略的人才需求。

  制定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招商五年计划,分步骤有机会地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争每年有1-2个外来资本来我市投资建厂,提升我市茶产业项目水平和规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茶业,另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茶业专项资金。扩大我市茶叶产业链,做大做强我市茶业。到2015年拟推荐战略性重点茶业建设项目。(详见表)

  发展茶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弘扬中华文化,出口创汇,振兴地方经济的新的举措。因此,政府应制订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力度,农发行、农行、农信社等金融的要加大对茶业发展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外商和民商资本的投入,从2010年起,市、县二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见附表)

  10-2.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不断扩大内需。在此期间重点推出一批“茶乡游”、“休闲观光养生茶园”等旅游项目,建设一批高品质“茶馆”,建立以产地市场为中心,大中城市销售为重点,网上购物为辅助的多渠道营销网络点300个,专卖店150家等辐射全国,运销海外销售网络。营造个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氛围,超市等。(网络建设网点见附表)

  ①凡茶园规模200亩,经县级新农村建设办验收同意,经市茶叶领导小组验收,可享受新农村建设奖励补助政策,引进开发商开发建设面积100亩,坊者奖1万元;新建规模茶坊或厂房扩建,非占用耕地的除工本费外,免收其他费用欧冠;凡茶园规模100亩,按500元/亩奖励基础设施费;凡低改茶园1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的按300元/亩补助;凡开发连片50亩,除免费提供良种外,种植后经市茶叶领导小组验收后,符合标准者可享受500元/亩补助等系列补助政策。

  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QS认证,新办每证奖励1万元,技术监督部门对茶叶企业办理QS认证,除收取国家规定的与化验费用外,免收其他一切费用(含咨询费,地方收取的检验费)

  茶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茶(食品)认证,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上述5项,每年每证奖励企业1万元。

  茶产品获得品牌、湖南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参照省、市政策有关文件予以奖励。

  茶叶获得湖南省茶叶学会“湘茶杯”评比金奖的,每人名茶奖励5000元,获得湖南省茶叶学会“湘茶杯”评比银奖的,每个奖励2000元。

  茶园规模200亩以上,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茶场生产发展需要修建道路的,经县新村办批准,可享受新农村建设奖补政策。

  茶园规模达到100亩以上,新建成茶场的,补助5万元基础设施(水、电、路、厂房)建设款等系列奖励政策,促进我市茶业科研开发和创优品牌工作发展。

  ③为统一“岳阳茶”品牌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扩大岳阳市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岳阳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品牌宣传费用,由市茶叶协会统一用于出书、参展、广告等用。

  1、各级政府要将茶叶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要充分运用以工代赈、扶贫开发、防护林建设、农业技术改造,种苗繁育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茶叶产业。

  2、建立部门互动机制,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市农业产业化办、发改委、农委要把茶叶纳入农业综合深度开发范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支持茶叶产业发展;财政部门对茶叶产业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国土部门要把茶叶产业深加工项目纳入小城建设规划,优先立项审批;供销社、农业局、科技部门要加快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引进,加大老茶园低改工程,强化生态茶园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推进茶叶产业深度开发;茶叶是经济绿化植被林,是农业高效经济林,是一项造福子孙的政德富民工程,林业部门要运用退耕还林政策,支持茶叶基地建设。

  制订全市、县两级产业发展规划,执行目标分解,责任到岗的目标管理制度,从种植开发,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产品制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制订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目标,明确分工到市、县农业、供销、质监、财政、林业、科技、工商、国土、广电、卫生、金融等部门,要为全省茶叶发展形成合力,加大支持茶叶发展力度,并由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考评,年终按执行情况优劣进行奖罚兑现。各部门要通过合作、协调配合,加快我市茶业的发展。qy千亿体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