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肺要“养”——秋季养肺全攻略

  蜂蜜系列     |      2024-09-24 16:48

  QY千亿球友会app周丹(1982—),女,主管护师,本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要从事内科临床护理。

  昨日秋分,在中医理论中,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秋季正是养肺的黄金时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聊聊秋季养肺的科学之道,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秋季,天干物燥,空气中湿度降低,这种干燥的环境极易损伤人体娇嫩的肺脏。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最易受到秋燥侵袭。秋燥不仅会导致口鼻干燥、咽干咳嗽,还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秋季气温多变,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进一步加重肺的负担。

  梨被誉为“天然矿泉水”,性味甘寒,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可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推荐做法:冰糖炖雪梨,既能保留梨的原汁原味,又能增加润肺效果。

  银耳富含胶质,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将银耳泡发后与冰糖、百合同煮成羹,是秋季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

  蜂蜜不仅味道甘甜,还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蜂蜜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滋养肺脏。

  进行深呼吸时,需全身放松,站立或坐定,先缓缓吸气,使胸腔充分扩张,感受气体深入肺底,再慢慢呼出,尽量将废气排尽。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清除肺部残留物,还能促进肺泡的弹性恢复,增强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每日早晚,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环境,如公园、山林或海边,坚持进行至少1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你会逐渐感受到呼吸变得更为顺畅,肺部功能得到提升。

  有氧运动是增强肺活量、提高肺部免疫力的有效途径。在秋季,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尤为适宜,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这些运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使肺部得到充分的锻炼。

  慢跑 :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避免中午阳光强烈时段。慢跑时,保持均匀的呼吸节奏,每跑一步呼吸都与脚步相协调,有助于提升肺部的耐力。

  散步 :适合所有年龄层,尤其是老年人或体能较差者。散步时,可加快步伐,使呼吸略感急促,但仍能保持舒适状态。

  游泳 :在水中,由于水的浮力作用,身体负担减轻,呼吸更为顺畅。游泳时,注意控制呼吸频率,每次呼吸都尽量深入。

  拔罐疗法能够将体内的寒气、湿气以及部分毒素拔出,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对于缓解因秋燥引起的肺部不适,如咳嗽、气喘等,具有显著效果。针对背部和胸部的相关穴位有肺俞穴、风门穴等。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瘀血现象,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一般几天后即可自行消退。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的目的。在秋季,艾灸肺俞穴、大椎穴、风池穴等,可以显著增强肺部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抵御秋燥和寒气的侵袭。艾灸时,灸至皮肤微红、有温热感即可,避免烫伤。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按摩,通过专业的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达到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缓解疲劳的效果。特别是针对肺俞穴、中府穴、尺泽穴、太渊穴等区域的按摩,可以显著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增强肺部功能。进行推拿按摩时,请选择专业的中医理疗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法准确、力度适中。

  秋季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养阴固本,增强机体抵抗力。良好的睡眠还能促进肺部的自我修复和排毒。

  秋季万物萧条,人易生悲秋之情。不良情绪对肺脏健康不利,因此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参与社交活动,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调节心情:

  秋季气温多变,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吸烟对肺部的伤害不言而喻,应坚决戒烟。过量饮酒也会损伤肝脏和肺部健康,应适量饮酒或戒酒。

  避免过度进补。秋季虽宜进补,但切忌盲目跟风,过度进补反而可能损伤脾胃,影响肺脏健康。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滋补食材。

  及时就医,科学治疗。若出现持续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切勿拖延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治疗,是保护肺部健康的关键。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我们从饮食、运动、生活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养肺,享受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天。收获健康,从养肺开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