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开始启动昌南新城建设,介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管理等因素,早期的开发存在开发建设无序、缺少规划指引、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缺陷。
自2008年始,县政府聘请市规划院对象湖新城进行抢救性补充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对正在建设还未建设完的地块、未开发的用地进行控制,主要是增加相应的公建配套及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用以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加大对开发企业的公建配套如小学、幼儿园、垃圾中转站、公厕、物业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等配套要求,如南昌居住主题公园和九里象湖城新增小学两所,幼儿园四所,垃圾中转一座、公厕2座、力高国际城小区需建中小九年制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清水湾建两所幼儿园等,对东新片区的道路路网、功能布局、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如天虹商场、红星美凯龙、新力都荟、沃尔玛等大型商业的建成,片区的相关配套得到补充。
南昌县对包括八月湖路、河洲路、东祥路、东莲路、东岳大道等路网的提升改造,东岳五路、银城路,象湖二路等路网的新建,即将启动建设的东新三路、桃新大道等,并正在积极对接地铁4号线、东莲路的过江通道等,路网框架逐步趋于完善。
目前,象湖新城区域内的东莲路、东祥路和河州路等景观明渠水系贯通活化工程正在施工;赣江岸线正在进行综合整治(其中赣江风光带示范段已经建成);投资13亿元的雄溪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初现规模;总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投资约60亿元的抚河湿地公园也已启动前期规划设计、可研评估等工作。
除了大洲学校等已投入使用的学校,近年来,象湖新城片区新增了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11所幼儿园。且根据教体局2019年-2021年新建学校安排,南昌县将投资新建13所学校,其中7所落户于象湖新城(含2所高中,3所九年制,1所初中,1所小学)。此外,南昌县已经在各居住用地的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要求配置符合要求的幼儿园,建成后无偿移交至政府指定部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引进江佑集团(景城名郡小区内,已出条件,在走土地手续)、苏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
电网也基本随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另东新—东岳110KV电缆新建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南昌县新增建设居住主主题公园中央公园地下停车场、芳华路以北约40亩停车场,预计今年9月可正式开工。
加油站在控规中进行规划预留,垃圾处理站也在每个小区均规划,做到住宅规划验收与公建建设同步,如新力.愉景湾小区、景城名郡、春和景明、丰湖.淳和等小区都已建完,同时在汇仁大道以北、抚河旁规划了大型垃圾消纳场,县政府研究,即将启动建设,满足群众人居生活需要。
根据部署规划,南昌县正在推进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进一步提升象湖新城公共服务水平。
南昌县将在象湖新城已建成的一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医疗中心、健身休闲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统筹合理利用接收的约5万平方米的象湖新城楼盘社区用房,大力建设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场所。
2017年,南昌县启动了赣江昌南外滩公园项目,项目北起生米大桥,南至富山大道,岸线年。
已经建成并向市民开放的赣江昌南外滩公园一期项目于2018年12月底完工,共取缔沿线余艘,修复加固岸线万平方米的昌南水厂取水口和红角洲水厂取水口水源地进行保护,保障了约60万人饮水安全。剩余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
针对关于完善昌南外滩公园配套设施的建议,南昌县有关部门表示,昌南外滩公园后期建设还将进一步提升:
一期项目已建成停车场三个,停车位26个。按照您的建议,经与设计单位协商研究,后期项目将在堤顶路旁绿化带局部位置增加停车位36个。在铁路桥段增加建设集中停车场2个、停车位500余个,其中接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8个,2019年12月增加停车场1个,停车位增至400个。2020年10月完成剩余1个停车场建设。
一期项目已建成公厕一座,根据功能设置男女分区、无障碍和母婴专用区域,并于2019年5月投入使用。根据增加公厕的建议,我们和项目设计统一了思想,按照500m距离建一座公厕的标准,公园将在后期总共规划建设9座公厕和3座带厕所驿站,随着今明两年的项目建设进程,将陆续投入使用,方便市民休闲生活所需。
一期项目中在已建成的迎宾广场、鱼米广场、揽江台等景观节点设置了若干花岗岩露天条凳和景观廊架坐凳。后期项目将设计在堤顶公路和绿道之间的绿化区域增设休闲廊架,内设木质座凳,方便市民游玩休息,后期项目中的公共区域也规划设计了廊架坐凳和露天条凳等基础设施。
项目已规划设计将原东新乡肖家院子的村落进行整体搬迁,集中改造建设商业综合体,建设方案经过多次商讨论证,现正处在报批过程中,作为三期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赣江昌南外滩公园是县委、县政府落实全市水环境治理“六篇文章”的重要举措,建成后的昌南外滩公园,道路通畅、绿树成荫、碧水蓝天,将成为南昌市的后花园、市民休闲的集散地。真正做到还水于民、还江于民、还路于民、还绿于民。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南昌县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
目前,全县已有国家4A级景区1个(凤凰沟景区),国家3A级景区7个(国鸿生态园、湖光山舍田园农庄、凤凰山庄、玉明魏家生态园、磊鑫生态园、海湾农庄、南新庄园),省旅游风情小镇2个(幽兰镇、黄马乡),省级乡村旅游点5个,南昌市乡村旅游点17个,南昌市特色旅游景点3个,金树叶级旅游饭店1家(嘉莱特花园酒店),4星级酒店1家(普瑞思酒店),3星级酒店1家(维也纳小蓝工业园店)。省级非遗项目7个,市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有一批深受游客喜欢的旅游节庆,如莲花经贸节、南昌樱花节、桂花节、草地音乐节、湖光山舍田园农庄灯光音乐节,玉明山庄葡萄节等,还有特色旅游商品如:煌上煌卤禽制品、绿滋肴特产、花汇宝蜂蜜、三江萝卜腌菜、稻香园豆豉、黄马绿茶、洪州遗珍系列陶瓷制品等,2018年南昌县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综合收入近150亿元。为促进南昌县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南昌县将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南昌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扩大南昌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南昌县将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整合文化、历史、乡村和工业等特色资源,将启动《南昌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0)》,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从整体上描绘南昌县未来10年旅游产业发展蓝图,将我县分散的旅游景区(点)串联起来,进一步挖掘南昌县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制定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有计划的将南昌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充分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县旅游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市场导向、部门协作”的原则,大力丰富全县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和整理景区的人文资源。
一是开展“文化活动进景区”,将南昌县优秀的文化资源,如采茶戏、贺郎歌等非遗项目,在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进行展演,扩大南昌县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赣商中心·洪城里”项目预计将于4月开业,通过对老记忆、老风物、老故事、老场景的挖掘,还原南昌城市记忆,唤起南昌人乡愁,是具备高度地域文化特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是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深入打造冈上镇“才子之乡,生态名镇”特色品牌,积极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将冈上镇“十大人文生态景点”,即月池“教授村”、吴氏家庙、吴家古建筑群、市汊古街和古码头、兴农省级沙漠生态公园、唐朝洪州窑遗址、道士洲、禅师岭、兴隆庵和兴隆寺、普陀佛塔等,统一整合包装,进行旅游开发,目前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立足南昌县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着力策划和包装一批旅游项目,主动“走出去”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招商推介活动,加大对南昌县文化旅游整体宣传推介。积极开拓旅游专列市场营销,截止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福建、香港、江苏、浙江、四川等二十多个省、直辖市,共计300多趟旅游专列。
开展“大美昌南 四季风光”2019首届旅游摄影大赛,开展2019南昌县“昌南十景”征集评选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将南昌县优秀的文化展现给天南地北的游客。
更新南昌文化旅游地图,组织南昌县旅游摄影大赛,加大与各种媒体交流,做好“南昌县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和“南昌县文化旅游”抖音号,统一推介我县文化旅游,积极开展在周边城市的县专场推介会,进一步扩大我县旅游影响力。
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修改现行的《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力争适度增加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重点从旅游项目建设、市场宣传促销、特色节庆活动、旅游发展绩效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奖励,同时对重大旅游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研究决定,进一步助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一期货运班列正如火如荼开行,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建设。目前,南昌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铁海联运运行良好,成绩斐然。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建设,丰富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功能,南昌县拟向国家口岸办申请批复同意南昌铁路口岸开放,并将南昌铁路口岸申报为汽车、肉类、粮食、水果、冰鲜等指定口岸。
自2015年以来,特色小镇建设主要以建制镇为主,蒋巷镇、向塘镇、幽兰镇、塘南镇、三江镇、黄马乡均在不同年度被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范围,幽兰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全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办发〔2015〕10号),成立了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工作小组,明确了牵头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了特色小镇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和管理要求。
聘请了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专家对各特色小镇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对向塘商贸物流小镇、蒋巷现代农业小镇、黄马“花语茶香”生态旅游小镇等进行了定位。聘请了设计公司对塘南镇、幽兰镇等集镇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经过县分管领导和规划设计专家的审议。科学定位和详细规划为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制定了框架。
以项目为抓手,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提升、面貌改善进行特色小镇建设。全县共27个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16975.73万元,其中市级特色小镇扶持项目19个,争取市级奖补资金8836万元。冈上镇、南新乡等10个乡镇进行了集镇综合改造,对镇区范围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全面完善,沿街房屋进行美化提升,县财政按照5000万元/个的标准给以补助。
制定了《南昌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南政办发〔2018〕59号),出台了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研发、鼓励投资企业创建优质品牌和产品等近20项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结合本土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培育了塘南工业控股第六产业园、幽兰印智航天农业科技产业园、黄马凤凰沟田园综合体等一批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