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一些试验室开始对果糖含量很高的玉米糖浆进行改性,使其更像纯蜂蜜的时候,“洗蜂蜜”之风就大行其道了。
“赛瑞科技”(Siratech)是德克萨斯州的一家私人实验室,专门对冒牌和掺假蜂蜜进行追根朔源,主任理查德·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说,糖浆中的这种糖分,人称C4糖,在1970年代发明果糖含量很高的玉米糖浆之后,用其制造假蜂蜜就流行起来了。
但这类糖很快就能够被轻而易举地检测出来,于是制假者(counterfeiter)就采用更高级的手段,使用从几种含有C3糖类的植物如大米、甜菜或者木薯(cassava)弄出来的糖浆。
安德森说:“监管部门业已注意到,而且将一些人逮个正着,于是造假者们又转向研究其它类型的糖浆。”
在法国东部的格朗杰(Guenange)公社,2013年5月17日,保罗·史怀哲(Paul Schweitzer),花粉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专家,设在莫泽尔省(Moselle)的“法兰西养蜂研究中心”(Centre d’dudes Techniques Apicole de Moselle,CETAM)主任,手举蜂蜜罐子。标签是假的,从原产地走私而来,添加了果糖糖浆。
安德森告诉《知情人》,掺加进来的种种糖浆,可以用来稀释小批量的真蜂蜜。也可以直接用于喂养蜜蜂,而不使用花蜜(nectar)。
最初的蜂蜜真伪鉴定(authentication)检测,靠分析蜂蜜里面的花粉,对其来源寻根追底。但一些蜂蜜洗家已经学乖了,就对蜂蜜再做手脚,让别人找不到蛛丝马迹。安德森的实验室采用的种种监测方案,是“战略情报研究与分析”(Strategic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IRA, 赛瑞),其复杂程度足以将绝大部分蜂蜜造假意图捉拿归案。
阿德说:“这些人要么是买花粉,要么是将已经含有花粉的蜂蜜按特定比例混合,制作糖浆。就好像是每当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出现之后,没过多久,这些人就有办法使之成为手下败将。”
2013年联邦调查发现,“蜂蜜溶液”和“格洛布农场”,通过越南、泰国、印度、土耳其、乌克兰等国,中转进口假蜂蜜。
根据2017年10月在《美国蜜蜂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这种做法至今仍在持续进行。这篇文章,将从这些国家进口的蜂蜜数量,与该国所有的蜂巢数量进行对比,发现产不了那么大量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