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指的是能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是“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四类生物,我们统称为“四害”。它们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叮咬、污染食物、毁坏建筑物等危害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疟疾、流行性乙性脑炎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病。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叮咬、污染食物或水源、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
病媒生物防制指的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
我国有几类常见的鼠,如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黄毛鼠、黑家鼠等。褐家鼠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是最常见的和危害最大的一种家鼠,数量最多,约占全球鼠类的三分之一,其水性较好,常可通过抽水马桶潜入建筑物内;小家鼠在所有家鼠中数量仅次于褐家鼠,适应性强,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大,是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动物传染源和动物宿主之一;黄胸鼠在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数量较多,其行动敏捷,攀缘能力极强。
(一)老鼠的危害。不仅偷吃粮食、破坏建筑与农田,而且能传播鼠疫、出血热、钩体、等疾病。
(二)老鼠的主要孳生(栖息)场所。屋顶、灌丛、竹丛、货堆、木堆、杂物堆、垃圾堆、屋基周围、地下室、下水道等。
1.食物要存放在防鼠的容器内,剩余饭菜要放入冰箱内,及时清除垃圾不留过夜;
2.大门和门框要密合,缝隙要小于0.5厘米。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扎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5厘米;楼下或地下室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5厘米;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4.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房屋周围10米以内不要堆放柴草、垃圾、废物、乱石等物;
蚊媒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华南地区和海南岛。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时的雨季最容易发病。
(一)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
(二)蚊子主要孳生(栖息)场所。积水场所都有可能孳生蚊虫。如种养水生植物容器、水缸、盆景及垫盘、腌菜缸、电冰箱和空调的接水盘、废弃缸罐,绿化带丢弃的饮料罐(杯)、食品盒、无盖空瓶,竹头树洞、建筑反梁、天台蓄水池、堵塞的沟渠、沙井、地下室集水井、房前屋后的盆缸等。
2.水生植物每3至5天至少换水一次,并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或改用沙子养植;
3.保持庭院排水沟渠和沙井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
苍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它们体内外均可携带病原体,而且它们的进食方式也与众不同。它采用的是“体外消化”的方法,吃食时,苍蝇先把唾液吐在食物上,待食物溶解并转化成营养物后,再伸出吸管饱吸一顿。同时,苍蝇几分钟就要排便一次。因此,它的吃饭方法是:一边吐,一边吃,一边拉,“吐、吃、拉一条龙”,这就导致它们更容易把病原体传播扩散出去,更加威胁人类健康。
(一)苍蝇的危害。传播痢疾、结核病、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砂眼、小儿麻痹、蛔虫、霍乱等几十种疾病。
(二)苍蝇的主要孳生(栖息)场所。食物残渣、下脚料、狗粪、腐菜、腐果、腐肉、蛋乳品、酱制品、腌腊咸鱼、腌菜缸、泔水缸、垃圾堆、沟渠淤泥等。
1.彻底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垃圾桶整洁;
蟑螂也叫做蜚蠊,与前面三种病媒生物相比,蟑螂的危害更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身体可以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卵,并且可作为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甚至连蟑螂的粪便也含有致癌物质。
(一)蟑螂的危害。不仅咬烂实物、损坏原料、污染食品,使食物霉变产生致癌的黄曲霉,传播痢疾、伤寒、小儿麻痹、腺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而且可引起人群过敏。
(二)主要孳生(栖息)场所。凡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都有可能栖息蟑螂。如室内墙缝、板缝、角落、桌(凳)底、杂物堆、炉灶、垃圾桶周边、水池、地下室和暖气管、下水道等。
QY球友会官网
3.以厨房为重点,定期清杂物,查柜、箱、桌、凳、灶底,仔细搜捕消灭蟑螂和卵鞘;过夜的食品应放入冰箱或橱柜中存放,或加盖保护;
4.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灭蟑,如粘捕盒、灭蟑笔、灭蟑贴等灭蟑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病媒生物防制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服务环境;病媒生物防制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预防病媒疾病的传播与流行;提高健康意识,减轻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灭四害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病媒生物防制活动中来,通过清理单位、小区和家庭内外的卫生死角来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的环境,从根本上遏制病媒生物的数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