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纬度最北的名茶,信阳毛尖每年最晚上市。谷雨时节是刘文新和他创办的“文新茶叶”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这些天里,工作人员将与大自然争分夺秒采集出整整一年的茶叶,只为炒出最好的春茶。面对产茶核心区里的60万亩茶叶,刘文新说,他已经为茶叶奋斗了30年,而为了让信阳毛尖真正兴旺,他愿意走更长的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文新茶叶”创始人刘文新的创业故事。
1972年,刘文新出生在信阳市平桥区素有“北大荒”之称的肖王乡肖王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七个孩子中,文新排行老六,一家九口人,挤在3间土坯房里。冬天,他与哥哥睡在一张泥巴床上,铺的是稻草,垫的是棉布床单。因为贫困,刘文新14岁便早早辍学,帮助父母在家务农。
可天生不安分的刘文新,务农生活刚持续了两年,就带着家里的一大堆鸡蛋,只身到信阳市区去卖。1989年,不到17岁的刘文新来到信阳,察觉到茶叶相较于鸡蛋更好保存、利润更大些,在卖鸡蛋的同时,也卖起了茶叶,这才成为了他生命轨迹与信阳毛尖的交汇。
开始的时候,刘文新同所有的茶贩一样,都是摆地摊卖茶叶,但是不同的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总是能先行一步,把自家茶叶抬高一个层次。别人摆一个编织袋,他就摆两三个编织袋,而在选择心理的影响下,顾客便容易被他的摊位吸引过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贩开始用报纸包茶,刘文新便用塑料袋装茶。其他茶饭换用塑料袋时,刘他又换用铁桶板。到最后,其他人还在路边摆摊时,他已经买了三轮,摆在三轮上面卖。就这样,刘文新的茶叶总是比别人的卖得好。
两年后,信阳市提出建设“中国茶都”,决定举办第一届茶叶节,并投巨资建设了幸福路茶叶市场。当时,茶叶市场规定的商铺房租为一个月五百元,加上税收和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若要维持这样一个市场,一年差不多得一万元。而当时的一万元是笔大钱,所以在大风险面前,习惯了摆地摊经营的茶商们,没一个人敢进驻市场。
而这时候的刘文新凭借着三年的勤劳,已经积攒了一万多元钱,拥有了进驻市场的资本,但是如果经营不善,那他三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刘文新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茶庄的消费群体要高于地摊,利润会更丰厚。就这样,他选择进驻市场,成了信阳茶叶市场最年轻的茶庄老板。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一选择是相当正确的,他坦言“茶庄的经营甚至好得超过了他的想象。
生意虽好,却也是十分辛苦的。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信誉,在谷雨前的采茶时节,刘文新常常深夜两三点就起床到五十公里外的大山茶区,穿梭于茶叶批发市场,翻山越岭到茶园和茶农家中看茶样,挑选质量可靠的茶叶。饿了,啃一个干馒头;渴了,喝几口清凉的山泉水。有付出就有回报,刘文新的生意在他的努力下节节上升。
而之后的信阳每年都举办中国信阳茶叶节,从历年的茶叶节盛况中,刘文新看到了茶叶的美好前景,而长期与茶打交道,也使得他爱上了茶。他认为经营茶叶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从那时起,他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主意,决定一辈子都专心经营茶叶,推广茶文化。
当时市场上出售的茶叶大多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一些无良商贩将以次充好的假货打着“信阳毛尖”的旗号招摇上市,严重败坏了信阳毛尖的声誉,造成市场日渐萎缩。由此刘文新想到,创立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是重振信阳毛尖雄风,拓展信阳毛尖市场的当务之急。
刘文新在1995年创建了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名牌战略,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文新”牌信阳毛尖。在全市18万户茶农中,刘文新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茶叶品牌和企业名称的人,表明他把振兴茶业当作自己的生命,要与之一生结缘。
1998年,察觉到市场对于茶艺馆的需求,刘文新开始筹划开设信阳市第一个茶艺馆。筹备过程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信阳毛尖背后的历史文化,当发现这种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茶叶,竟然被自己忽视了将近10年后,刘文新既惭愧,又惊喜。
2002年12月,刘文新投资2000多万元在中山北路建成2000平方米的文新公司综合楼,内设专卖店、茶艺馆。2006年9月,刘文新又投资700万元,在郑州高档餐饮产业密集区域以一店一馆的形式开设了郑州经营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文新茶叶专卖店、茶艺馆。
目前,刘文新已在北京、广州、武汉、深圳、郑州等大中城市拥有518家专卖店。文新茶叶现已畅销全国,并远销港澳台地区。同时文新公司的固定资产、年销售额和利润也在同步增长,形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经营、销售、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公认的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的示范企业。
三十年来,刘文新始终坚守诚信二字,坚持兴茶富农,成为带领信阳茶乡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7年,刘文新入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QY球友会网站